“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专题展览开幕
2019年4月26日,“五四运动”百周年之际,由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 专题展览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幕。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副校长王博、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和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等出席了开幕式。
展览海报
展厅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长蒋朗朗主持开幕式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教授致辞
邓小南教授在致辞中讲到,五四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关键转折期。当时的文化,处在急速转变与重新整合的过程中,新术语,新概念,新的价值观、新的政治视野乃至社会风气,丰富复杂而又多元;身处变化漩涡之中的北大学人,始终在探究、在回应每日每时的新变,一直在追寻新学理、新思想;也以他们奋进不息的努力,推动了新思潮的澎湃展开。与五四对话,以史为鉴,是今天北大人的责任。本次展览,聚焦于“五四时期学人群像”,正是希望追寻老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优秀传统,弘扬北大学人忧国忧民、追寻真理的执著精神,建设真正能够引领新时代的一流大学。
北京鲁迅纪念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黄乔生馆长致辞
黄乔生馆长致辞说,以北京大学为重镇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启蒙运动,也是一场文化复兴运动。北大学人一面引进国外先进思想,提倡民主,崇尚科学;一面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尊崇经典,疏通源流。出现了一批思接古今、学兼中西、旧学深邃、新知深沉的大师,推进了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五四运动前后,人们在称呼北大时,直接称之为“大学”,可见北大是大学中的大学,是中国现代高等学校的楷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都与北大密切相关,是北大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明证。
学生代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郑鑫致辞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郑鑫同学分享了对五四运动的感想,举例回顾了北大学人在新思潮和创造力中对当代青年学子的影响,认为当代青年学生,应深知青年的重大责任:须以史为鉴、以史为师,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树立理想、脚踏实地、奋勇前进、成长成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教授致辞
孙庆伟教授讲到,对于北大考古学科而言,五四学人群像展更有特殊的意义。如果没有五四运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就不会有对中国上古史的全面反思与审视,更不会有以锄头考古学来重建古史的迫切需求。如果没有蔡元培先生出长北京大学,就不会有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的创办,更不会有北大考古学科的肇始——国学门考古研究室的设立;如果没有五四学生领袖傅斯年超迈卓绝的眼界与格局,也就不会有中研院史语所这一“无中生有”的志业,更不会有科学考古学在中国的生根发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直接催生了考古学在中国的诞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送来了考古学这一观察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的新视角。北大考古学科创办人苏秉琦先生就是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走上了“教育救国,兴史救国”的人生道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考古学并为之奋斗终生。他笃信考古学是“知我中华、振兴中华大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致力于把考古学提升为“人民的事业”,这是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在一个中国考古人身上的真实体现。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讲话
王博校长讲到,北大是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也是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学术的重要基地。一百以前,北大的老师同学们抱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办报刊组织社团,更新研究范式、理论思潮,为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提供多种方法,并以各种方式将新文化运动推向全国,共同助力于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北京大学留下珍贵的历史财富,奠定了北大的学科基础,塑造了北大的人文精神,开启了兼容并包的办学风气,真正实现了北大由传统官学到现代研究型大学的转型。
本次展览意图回顾1917至1925年间北京大学在学术与文化方面的种种努力与进展,以文化之激荡、风气之转移、精神之回响三个单元为观众们展示北大百年传统的历史生成过程,并向那个时代意气奋发地建设新北大的师生们致敬。展览将持续到2019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