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窑火神工
——中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展
前 言
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从商代的原始瓷器开始,此后历代制瓷手工业技术日臻完善。我国长达三千五百多年的瓷器烧造历史,举世无双,其中蕴含的科技成就更是首屈一指。瓷器制作工艺的发展与进步,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心血,表现了他们对自然力量的驾驭,以及博大而精深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怀。瓷器凭借着坚实的质地和稳定的性能,得以保存千百年,记录下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
本展览是“指南针计划”进大学校园——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的价值挖掘与展示项目之一,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
制瓷原料及加工
选取合适的原料是制瓷的第一步,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南方瓷胎原料多为高硅低铝,北方则多是高铝低硅。瓷土有别于一般黏土,能够承受很高的温度,形成致密的胎质。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区别于陶器的显著特征之一。早期的釉为石灰釉,是用石灰石粉碎后加适量的粘土配制而成的,以钙为助溶剂,三氧化二铁为主要呈色剂,在还原焰中烧成青绿色。釉色透明,表面有玻璃质层,胎釉结合紧密,不吸水或吸水率低。
石灰碱釉的助熔物质是氧化钙以及氧化钾、氧化钠等碱性金属氧化物。特点是高温粘度大,不易流釉,可以施厚釉。从而使釉层变得乳浊而不透明,产生一种温润如玉的视觉效果。石灰碱釉的发明与运用,是传统青瓷工艺的巨大进步。石灰碱釉出现于北宋汝窑青瓷中。南宋龙泉窑瓷器大量采用石灰碱釉,使釉色呈现出如青玉般的质感,如粉青、梅子青。南宋龙泉青瓷已达到中国陶瓷史上单色釉器的高峰。
在选取适当原料之后,一般要对原料进行粉碎、淘洗、沉淀处理,尽可能去除较粗颗粒和杂质,再经过反复踩踏、揉搓,制成纯净、具有良好可塑性的制胎坯料。
成 型
造坯主要有手制、模制法和轮制法等。
手制即瓷工用手将瓷土捏造出形状。
模制法即先用泥制成模,或对半分开,或上下两截,或是整个成型。将经过处理的瓷泥放入模中制出瓷坯。
轮制法则需要使用陶车。将檀木刻成的盔头戴在陶车上盘的正中,双手捧泥放在盔头上,拨盘使陶车转动,用拇指按住泥底,使瓷泥沿着拇指旋转向上展薄拉坯,便可塑成器物形状。
装 饰
瓷器的装饰工艺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拍印、刻花、划花、印花、镂空、贴花、绘花等。拍印是在半干的坯体上拍打出花纹,早期制陶比较常见;刻、划花是用竹、木、金属等工具在半干的坯体上刻、划出花纹线条;印花是用刻有花纹的陶瓷质料的印具在尚未干的坯体上印出花纹;贴花则是印出或者塑出立体状的纹饰贴于坯体上的一种装饰方法;剔花即先在器物坯体表面施釉或施化妆土,并刻划出花纹,然后将花纹部分或者纹样以外的釉层或化妆土层剔去,露出胎体,再施一层透明釉,烧成后花纹具有浅浮雕感,始用于北宋磁州窑。
绘花是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方法,可分为釉下彩、釉上彩及斗彩。
釉下彩是用色料在成型的坯胎上进行绘饰后,施以白釉或者青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釉下彩又可以分为釉下褐彩、釉下褐绿彩、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三彩等。
釉上彩是在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用彩料进行绘饰,经低温烧结。因彩绘施于釉上,长时间使用、摩擦会磨损、脱落。釉上彩又可以分为红绿彩、五彩、粉彩和珐琅彩等。
斗彩创烧于明宣德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工艺。先用青花在胎上勾描出完整构图的纹饰轮廓,然后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再于釉上青花轮廓线内填画各种彩料完成彩色图案,复入窑低温二次烧成。
施 釉
历代工匠根据不同器形、釉料和施釉效果,采用了不同的施釉方法。从战国到明清大多使用浸釉法,即将坯体浸入釉浆后取出;宋代吉州窑有洒釉法,即先施一层釉,再将另一层釉洒在其上;明清景德镇发明了吹釉法,即用一段蒙上纱布的竹管蘸取釉浆,对准坯体吹釉。此外还有喷釉、刷釉法等。
瓷器经过以上工序后,将放在架上晾干,然后等待入窑烧造。
烧 成
熊熊烈火之中,莹润玉洁的瓷器呼之欲出。而在小小窑炉之中,也自有一番乾坤。入窑烧造是瓷器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装烧方法以及对火候和时间精准度的把握,都直接影响着瓷器的烧成质量。
南方早期青瓷的创烧得益于龙窑的发明,北方则因地制宜使用馒头窑,景德镇还发明了葫芦形窑、蛋形窑。
龙窑,以粘土或砖坯、砖依倾斜的山坡建筑而成,因形如龙身而得名,是南方地区流行的烧制陶瓷器的窑炉形制。由窑门、火膛、窑室、排烟孔等部分组成。拱形顶,整体平面呈很窄的长方形,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火焰由下部的窑头至上部的窑尾,与窑身平行流动。龙窑出现在商代,窑长在10米以下,此后逐渐加长,三国时已超过10米。隋唐时期加长到20-30米左右,宋元时期长度显著增加,最长的甚至达到130余米。龙窑建造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升温快,降温也快,适合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粘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龙窑被誉为青瓷的摇篮。
馒头窑是中国北方传统窑炉,因其火膛和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或外形像馒头而得名。馒头窑流行于北方地区,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出现于西周时期。馒头窑容易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保温性能好,适于焙烧胎体较厚、高温下釉粘度较大的瓷器。
葫芦形窑,因其形状而得名,流行于元明时期的江西景德镇。以砖坯或砖砌筑,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券顶,整体平面呈长条束腰状,以束腰处为界,分为前后两室。窑床与地面有一夹角,一般为4-12°。葫芦形窑由龙窑发展而来,对龙窑进行了较大的改造,适合于烧造氧化钾含量较高、釉在高温下粘度较大的瓷器。
蛋形窑出现于清初江西景德镇窑,是由元明时期的葫芦形窑发展演变而成的。以砖等材料砌筑,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窑床前低后渐高,倾斜度为3°左右。窑室前部高而宽,后渐低、窄,略呈扁长圆形,似卧在地上的半个蛋,故名蛋形窑。窑身全长在8-20米之间。蛋形窑结构合理,设计科学,砌筑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装烧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一窑内装入多种瓷器品种可同时烧成。以柴为燃料,烧成时间短,单位耗柴量低,产品质量好。
匣钵是装置瓷坯的窑具,有筒形、漏斗形、M形、钵形等,它能够使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受热均匀,且与窑火隔绝,避免釉面受到烟尘、落渣的污染,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窑炉的竖向空间,扩大窑室使用容积。匣钵在提高瓷器的烧成质量、扩大产量和减少烧制成本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装烧方法主要分为仰烧和覆烧。仰烧是将器物坯体口向上放入窑内烧成。覆烧可以分为釉口覆烧和芒口覆烧两种。釉口覆烧即在支烧台上置齿形垫圈,垫圈顶住碗的内心,在朝上的碗底上置放一个垫具,然后依次反扣;芒口覆烧是把器物口沿扣在支圈上支烧,以定窑的支圈覆烧技术最为典型。
仰烧和覆烧都需要窑具来辅助。窑具可分为支烧具和间隔具,支烧具是在焙烧时用于支承器物的用具,主要有筒形、喇叭形、钵形、盆形支柱,它可以将器物承托至最佳窑位;间隔具是器物与器物间,或器物与匣钵间起间隔作用的窑具,主要有托珠、垫饼、垫圈、支钉等。
试火具又称“火照”、“火标”、“照子”、“试片”等,是陶瓷器焙烧时测定窑内温度的窑具,以瓷土制作,往往是用碗等器物的坯件加工而成。形状一般为三角形,上平下尖,也有长方形、不规则形等。上半部施釉,并镂一圆孔。使用时,将其置于窑内从观火孔可以看到的位置,需验火时用铁钩将其从观火孔勾出,每个火照只能使用一次。每烧一窑要验火多次,每验一次就勾出一个。可及时掌握窑内温度的变化,十分有利于瓷器的烧成。火照盛行于宋代,是简便有效的测温器具。
结语
瓷器的发明与不断改进,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瓷器艺术的不断翻新,拓展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瓷器中蕴含的科技成就,更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才能的集中体现。回首先人令人自豪的成就,必将激励我们续写昨日的辉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复兴与科技进步。